银川鸣翠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隶属银川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
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区东侧,兴庆区掌政镇辖区内。西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银青公路穿湖而过,总面积6.67平方公里,约10,000余亩。
鸣翠湖地理位置为东经106°22′北纬38°3′,为古黄河河道东移,鄂尔多斯台地抬升自然形成的黄河冲积平原湖滩地貌,这里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平均海拔1,100米。北以银横路为界,南至永宁中心排水沟,东临惠农渠,西边一公里处是汉延渠。湖泊周边有大面积的鱼塘和水稻田,居民稀少,掌政镇距鸣翠湖一公里。鸣翠湖地理位置特殊而重要,是银川市东部最重要的湿地生态区域。
鸣翠湖分南北两湖,生态体系完整,湖区及周边河流、湖泊、沼泽、灌渠、水稻田连片,水量充足、土壤肥沃。鸣翠湖的水资源属黄河水系,这里丰富的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面积占湖区面积的80%,灌排水系发达,西有汉朝开挖的汉延渠,东有清代开挖的惠农渠,水源稳定性好,水量充沛,基本上不受年降水变化率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可人工控制,湖底平坦,由于其水系未受工业污染,人为破坏影响因素较少,湖水四季透明,水质良好,基本完整的保持了自然生态环境。鸣翠湖作为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由沼泽、湖水、芦苇有机地形成一个适于鸟类繁衍、栖息和生存发展的生态支持系统。湖东侧大片的芦苇引来大量水禽栖息,并在此“生儿育女”,湖周边沼泽广布芦苇、蒲草和香蒲等,这里丰富的小鱼小虾成为鸟儿觅食的黄金地带。湖心的岛屿、苇丛和码头是鸟类晚间栖息的好地方,而连片的沼泽是鸟类觅食的好去处,“天时、地利、鸟和”形成了一个自然、适宜、和谐、非常理想的鸟类栖息地和候鸟驿站,为建设银川及西部的鸟类研究、观赏基地,提供了绝好的天然资源。
鸣翠湖湿地区域基本保存了原有自然环境,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独有的环境因素,人为影响和破坏因素较少,有大量的鸟类、水生动植物、湿地生物、荒漠植物等生物资源。经2001年专家组实地考察,这里有脊椎动物5纲24目46科129种,其中鸟类14目29科97种;维管植物3门40科82属109种,水生浮游植物7门30科69属,水生浮游动物29种,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29种,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综合体,是我国荒漠化湿地中具有独特属性的生态环境区。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鵰、大鸨和小鸨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鸳鸯、黑浮鸥等14种。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鸟的乐园。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确定了“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合理利用”的开发原则,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始终以实现鸣翠湖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确定的发展思路为:一是通过退耕(渔)还湖、补充水源,恢复鸣翠湖原有的风貌和湿地范围,给鸟类资源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二是通过封育治理,禁捕、禁猎、禁牧,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人为因素对鸣翠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三是通过完善和美化生态环境,形成鸣翠湖旅游方面的特色和卖点。
在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发和定位上,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做水的文章,做芦苇的文章,做生态的文章,做大做足芦苇迷宫的文章。通过打造亚洲最大芦苇迷宫的品牌,浓缩塞上江南美景秀色的主旨,从而形成旅游业的卖点。我们将旅游卖点归纳为“游芦苇迷宫,赏塞上美景(湖光水色,鸟语花香)。” 在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设计规划了集文化性、趣味性和浓郁生态特色于一身的十大景点景观:
(一)百鸟鸣翠(已建) (六)迷宫寻鹭(已建)
(二)碧水浮莲(已建) (七)青沙漏月(已建)
(三)车水排云(已建) (八)芦花追日(已建)
(四)千步廊桥(未建) (九)东堤夕照(未建)
(五)绿帐问茶(未建) (十)白沙落雁(已建)
其次,恢复和建设“道祖庙”古迹。通过景点景观建设,
一是增加鸣翠湖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二是完善和美化生态环境,增大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将其划分为生态保护核心区(银青高速以南)和生态游览区(银青高速以北),在北区我们又将其划分为东区、中区、西区三大功能区域,分别是动区、静区、过渡区,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这里得到完善和统一。
1、东区是以水景台、东堤大桥、休闲中心、别墅等组成的以会议、休闲为主功能的景观区域。这里属流动且滞留的动区。
2、中区为生态区,是园区的灵魂亮点。生态区以千步廊桥为界,可分为芦苇迷宫区和核心保护区。在这一区域我们设置了瞭望塔,观察、监控生态区及全园的生态系统和游客的安全状况。严禁任何带有污染的人和物进入,同时也起到旅游的情报中心作用。此区又以廊桥为界,北面为生态迷宫区,南面为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迷宫区为相对静区,只允许由园区控制组织下供游人驾无污染船只入迷宫观赏游弋和湖心岛观鸟,而南面的湿地核心生态保护区目前暂不对外游客开放,并在其中心设置鸟岛供鸟类在绝对自然化条件下生存、栖息、繁衍。这里属绝对静区。
3、西区为本园主要旅游区和控制中心,这里有主入口、观景台、餐饮中心、管理中心、游船码头等主要旅游功能体现。同时也以大面积的陆地绿化为整个园区的生态组成部分。这里属于流动不滞留的动区。
东、西两大区块互相对望,共享中区生态景观。为了解决旅游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东、西两区与中区之间设置过渡区域。在加强过渡区域的环保措施原则下,保证中区的生态环境得以绝对的保护。过渡区基本由水体作为分割,便于控制和隔离。只有一条控制性的千步廊桥凌架东西两区作为唯一通道,有效控制了生态区的环保状况。如是三大区块两条过渡带,一条贯穿东、西两区的千步廊桥切割成园区的主要功能区块面。在利用的同时生态得到有意识的保护和发展。当人们在塞上江南的自然风光中陶冶和休闲时,人们会明白;我们利用了历史,恢复了历史也发展了历史,制造了生态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鸣翠湖是历史上银川市“七十二连湖”的组成部分,原名岛嘴湖。有历史上的“道祖庙”遗址;有见证鸣翠湖保护发展历史的生长近百年的老柳树;有历史上汉代、清代开挖的水利工程汉延渠和惠农渠;有用于农田浇灌的木制古黄河水车;有黄河巨型景观石和各类奇石、置石;有最具代表性的芦苇迷宫,东西宽800多米,南北长1200多米,由湖中芦苇和水道组成,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世上罕见艺术品,为鸣翠湖一大特色;有既体现沧桑的黄河文化,又体现江南的灵秀景点车水排云,为鸣翠湖标志性建筑;有500亩人工栽植的荷花,您可以春看“小荷才露尖尖角”,夏赏“风过荷举莲障千重”,秋览“芙蓉老秋霜”。
鸣翠湖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研及科普教育的价值。
鸣翠湖通过实施退田还湖、植被恢复工程。园区在生态绿化的基础上,还确定了发展百枣园、孔雀园、丁香园、菊花园、梅花园、玫瑰园、槐花园、马兰花园、樱花林、沙枣林等项目建设计划,实施引进和培育多品种树种,创立生态园中园景致。
通过我们几年的努力,鸣翠湖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和谐的生态环境和逐步完善的服务设施,到处是满眼的绿色、清澈的湖水、幽静的苇丛。我们的目标是把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集生态、休闲、人文、科教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鸣翠湖建设的更美,使鸣翠湖成为银川东部的一颗璀璨明珠。